3月27日,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了2023“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此榜单以全球权威的引文与索引数据库Scopus作为中国学者科研成果的统计来源,采用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开发的方法,致力于系统性地展示中国科研领域的人才分布现状,并且精准呈现各机构、高校优势学科构成及学术影响力,以及在关键技术研究和各重点领域的顶尖人才。本次上榜共计5801人,来自496所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覆盖了10个教育部学科领域中的84门一级学科。
昆明理工大学上榜学者总数为6人,电力工程学院杨博教授、李思奇教授2位学者上榜,杨博教授连续3年入选,李思奇教授连续4年入选。
杨博,2010年获华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本科学位,同年于华南理工大学攻读研究生,2011年获中国留学基金委(CSC)全额资助赴英国利物浦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系公派读博,2015年12月获博士学位。2016年5月进入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担任讲师,2017年8月破格晋升副教授,2020年10月破格晋升教授,2022年12月晋升博士生导师,2023年10月至2024年1月获中国留学基金委(CSC)全额资助赴英国利物浦大学做访问学者。获“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专项和研修访学计划。出版中文学术专著2部,发表SCI期刊论文160余篇(包括11篇ESI论文,3篇热点论文),发表EI期刊论文30余篇。主持包括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科研项目27项。入选2021—2023年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电气工程)以及2022-2023年度影响力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获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技术类一等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1项。担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第八届理事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IEEE PES智能电网与新技术委员会(中国)能源信息社会系统技术分委会与动态电力系统人工智能应用技术分委会常务理事,云南省电力行业协会高级咨询专家,EI收录会议ICPST 2023大会联合主席,ICPST 2024大会主席,3个SCI期刊编辑,2个EI期刊编委以及3个中文核心期刊青年编委,担任20余个SCI,EI,中文核心专刊编辑。
李思奇,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专项。其在无线电能传输、电力电子新能源变换等领域进行了多年的深入研究,提出的双边LCC补偿网络拓扑被国内外学术和产业界广泛采用,提出的大功率高隔离平面变压器结构被苏黎世联邦理工Kolar教授评为创新型变压器结构。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企业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发表SCI/EI论文30余篇,论文总引用超6000次,发明专利成果转化10项。指导的学生团队在电力电子和无线电能传输领域的多个重要竞赛中屡创佳绩,其中包括在2017年IEEE国际未来能源挑战赛中荣获全球总冠军、2019年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摘得一等奖、2022年美的集团-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全国无线隔空输电大赛中赢得全国总冠军。